認識空氣污染物
最新消息
2024-04-18
懸浮微粒( PM10 )
係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之粒子,又稱浮游塵。主要來源包括道路揚塵、車輛排放廢氣、露天燃燒、營建施工及農地耕作等,或由原生性空氣污染物轉化成之二次污染物,由於粒徑小於10微米以下,能深入人體肺部深處,如該粒子附著其他污染物,則將加深對呼吸系統之危害。
二氧化硫( SO2 )
除自然界產生外,一般為燃料中硫份燃燒與空氣中之氧結合者,為一具刺激臭味之無色氣體,易溶於水,與水反應為亞硫酸;於空氣中可氧化成硫酸鹽,為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。
氮氧化物( NOx )
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(NO)及二氧化氮(NO2),其生成原因係來自燃燒過程中,空氣中氮或燃料中氮化物氧化而成,一氧化氮為無色無味氣體,稍溶於水,燃燒過程生成之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為主要成份,光化學反應中可反應成二氧化氮。
二氧化氮為具刺激味道之赤褐色氣體,易溶於水,與水反應為亞硝酸及硝酸;參與光化學反應,吸收陽光後分解成一氧化氮及氧,在空氣中可氧化成硝酸鹽,亦是造成雨水酸化原因之一。
一氧化碳( CO )
除森林火災、甲烷氧化及生物活動等自然現象產生外,主要來自石化等燃料之不完全燃燒產生,無色無味,比空氣輕,由於一氧化碳對血紅素的親和力比氧氣大得多,因此,可能造成人體及動物血液和組織中氧氣過低,而產生中毒現象。
臭氧( O3 )
係一種由氮氧化物、反應性碳氫化合物及日光照射後產生之二次汙染物。具強氧化力,對呼吸系統具刺激性,能引起咳嗽、氣喘、頭痛、疲倦及肺部之傷害,特別是對小孩、老人、病人或戶外運動者有較大影響,同時對於植物,包括農作物有不良影響,對於人造材料,諸如橡膠(輪胎等)及油漆等,均能造成危害。
細懸浮微粒( PM2.5 )
相較於PM10,PM2.5更容易進入人體肺部,PM2.5的成分大多為有害物質(重金屬、戴奧辛),無論長期或短期暴露於高污染的環境中,皆會提高呼吸道疾病及死亡的風險。
PM2.5的來源大致可分為三類:
第一類:自然源懸浮微粒;例如:火山灰、塵灰等。
第二類:原生性懸浮微粒;例如:火力發電廠、焚化爐、工廠不完全燃燒後所產生的重金屬、戴奧辛、多環芳香烴…等有機碳微粒。
第三類:衍生性懸浮微粒;由工廠、汽機車排放之硫氧化物、氮氧化物,受到日光照射後,產生光化學反應後所產生的硫酸鹽、硝酸鹽及有機碳等細懸浮微粒。